
近期,广东省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持续高发。目前正值夏季高温季节,蚊虫繁殖进入高峰期,我县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风险逐渐增加。什么是基孔肯雅热?有什么症状?应该如何预防?不幸中招了怎么办?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!
基孔肯雅热一种由“基孔肯雅病毒”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病毒名称“基孔肯雅”也是源自马孔德语,意为 “痛得直不起腰”,形象地描述了患病者关节剧痛的症状。过去它主要流行于非洲、南亚、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近年来因气候变暖、国际旅行增多,逐渐扩散至欧洲、美洲、西太平洋地区(包括中国广东、云南等地)。
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高度相似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花斑蚊”)传播。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后,病毒在蚊体内复制,数天后进入唾液腺,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完成传播。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发病。
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一般为1-12天,多数在3-7天内出现明显症状。
急起高热:体温迅速飙升至 39℃,甚至 40℃以上,持续高烧不退,部分患者热退后可能再次发热(双峰热),整体发热期相对较短。
剧烈关节痛:呈游走性,多累及手、腕、踝、趾等小关节,也可波及膝、肩等大关节,其中腕关节受压疼痛为典型特点。
皮疹表现:发病后 2-5天,80% 患者在躯干、四肢伸展侧、手掌、足底及面部出现斑疹、丘疹或紫癜,部分伴瘙痒。
其他症状:可伴有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腹痛等消化道症状,以及畏光、结膜充血或出血、肌肉疼痛、疲劳等。
与登革热相比,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,关节痛更剧烈且持久。
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,也无疫苗可以预防。因此,防蚊灭蚊,防止叮咬是防护的关键!
1.全面清理各类积水
检查并清除房前屋后、屋顶、阳台、院落等区域的废弃容器,确保无积水存留;
对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(如水缸、花盆托盘等)要加盖密封或定期换水(至少每周一次)。
2.重点整治卫生死角
疏通房前屋后沟渠,保持排水畅通;
清理绿化带、背街小巷的垃圾杂物;
3.落实"门前三包"责任
包卫生:保持门前清洁,及时清理垃圾;
包绿化:维护门前绿化,清除杂草;
包秩序:不乱堆乱放,保持环境整洁;
1.家庭防蚊措施
安装纱窗、纱门,使用蚊帐;
可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等物理防蚊工具;
必要时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蚊香、电热蚊香液等。
2.个人防护要点
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;
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(推荐使用含避蚊胺、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产品);
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(日出前后1-2小时和日落前后2-3小时)在树荫、草丛等区域长时间停留。
3.特殊人群防护
孕妇、婴幼儿等敏感人群要选择安全的防蚊产品;
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加强防护。
目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没有特效药,治疗原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:
基础护理:多饮水、充分休息。
症状缓解:体温超 38℃用扑热息痛(对乙酰氨基酚)退烧;关节痛按程度用止痛药物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及非类固醇抗炎药(可能增加出血风险)。
尽快就医: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皮疹等症状,尤其是有境外旅居史者,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,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,早期干预可缓解不适。
基孔肯雅热虽可怕,但只要做好防蚊措施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每一次清理家中积水,每一次喷洒驱蚊剂,每一次对蚊虫孳生地的清理,都是对自身健康、家人安康和社区安全的坚实守护。
责编:钟直取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